
平常大家都可能听说过外汇这个词,但是却不知道外汇到底是干什么的?具体是怎样的操作步骤?有哪些机构在参与外汇交易?
外汇市场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全球性市场,国际清算银行(BIS)2016和2019年在每三年一次公布的外汇行业调查报告中写道,全球日均外汇交易量的数据分别是5.4万亿美元和6.7万亿美元,这一数据远超全球股票市场日均交易量,两者的交易量好比前者就像大象,而后者就像老鼠。
主要层级为三层:如图

第一层级:顶级流通性提供者,也就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全球顶级跨国大银行。
外汇市场最顶端的是各大银行做市商,因为只有这些大型的银行有实力做市商能吃下大单,他们提高的价格,就形成了一个货币对的市场价格,通过当下先进的网络,传播到全世界。 这些顶级做市商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各大银行,如:花旗、摩根大通、瑞银集团、德意志银行、巴克莱银行、高盛集团、汇丰银行、摩根士丹利,除了这些顶级的银行做市商以外,还有一些顶级非银行的做市商像XTXMarkets。
而这些银行间出不完的订单就需要一个桥梁来实现相互抛单。由此出现了顶级银行间的报价平台出现。
目前就只有EBS(Electronic Broking Services)电子平台和路透社是两大外汇交易平台供货商,他们为银行提供定价系统,所以也称为银行间的报价平台。各大银行通过报价平台将自己的报价传递给外汇经纪商,外汇经纪商得到报价之后选择最优的价格提供给零售客户。小规模的报价平台比如:CFH,CMC,Hotspot、LMAX等全球为数不多的LP。
而顶级价格提供者银行全球为数不多,能直接参与对接的全球机构和银行也就寥寥无几。从而流通性提供商的角色就出现在市场。就是第二阶层。
第二层级: 流通性提供商LP
“其他券商”的外汇报价是从银行得来的,而银行的定价则来源于这些报价平台。银行收到这个定价后予以处理,以便适合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,然后才会向其客户(“其他券商”)公布。这些银行间的报价平台,并不会自己去提供交易的价格,就好像阿里巴巴并不会自己去生产淘宝的产品,所以这些平台上交易,最终还是具体到一个交易对手身上,可能是花旗也可能是摩根。
因为有了第一层级的高门槛,因此外汇市场应运而生了流动性供应商简称外汇LP。这一层级包括流动性供应商及中小型银行、中小型基金公司。它们是为非银行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服务,服务包括抓取最优的价格反馈给下游的零售外汇经纪商和投资者,同时将客户的订单清算到第一层级的市场接收方。
流动性供应商可以提供流动性数据服务、流动性技术开发,为第三层级的外汇经纪商提供技术支持等。
第三层级:外汇经纪商
这一层级就是市面上的各大外汇交易平台,说到外汇平台不得不提及交易模式这一个概念。交易模式分为STP、MM、ECN、DMA,每一种交易模式都有它的特性。
STP模式:全称(Straight Through Processing),STP模式下,客户的订单被直接发送至第二层级,撮合最优价位即时成交。因此流动性提供商数量越多,那么订单的完成就越顺利。
MM模式:全称(Market Maker),又称为做市商模式,。这种模式下,交易商本身就是做市商,他们一般先会总和过滤银行或ECN的价格,然后加上自己的利润再报价给客户,因此客户实际上是在与作市商做交易。
ECN模式:全称(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)集中-分散市场结构的外汇交易科技。交易商允许客户与其他客户交互交易,所有交易者((银行、零售外汇交易者、对冲基金、经纪商等)的单子都直接且匿名的挂在这个网络上,每个单子都是同等的地位,按照价格和时间的最优化公平撮合成交。所以ECN上的价格是真实的市场价格,点差不固定。
DMA模式:全称(Direct Market Access)直接市场准入,交易者可以直接接触到外汇交易实际市场,这样交易者就可以和流通量提供者(银行,其他经纪商,做市商等)一起下单交易。
市场上的外汇经纪商有成百上千家,不同外汇交易商的牌照、交易模式、点差、交易品种等都不相同,因此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外汇经纪商进行交易。
第四层级:投资者
这一层就不多说了。
通过行业知识了解,能够增加自己选择平台的能力和投资中所遇到的误区。
挺好